Tuesday, September 3, 2013
转载: 经济学已经坏掉了(铭记一位经济学家)
最近在读经济史 < a brief history of economics> by E Ray Canterbery,越读越感兴趣,不过很尴尬的是,至今显不出一个像样,完整的评论,只能怪自己阅读太少,阅读的面更不够。但尽管还没有能力自己写出一个像样的评论或是提出一些学说,至少现在读起一般的经济文章比之前要更加有感觉,虽然很多次不能马上说出准确的定义或是回忆起背景,但至少现在也知道去哪里查询了。这些算是最近读书的收获吧。还是不够,还得继续阅读,但是回头看今年年初自己的水平,那应该是有进步的,即便还不是很明显。
今天在 留园 上看到这篇文章,忍不住转载,记下来,因为只里面谈到关于经济学的研究重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意义。之前的我,也不知道从哪里听说的,认为要把经济学好,数学要非常好,经济理论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逻辑推导之上的,然而之前好多年的学习,思考,以及碰壁,让自己渐渐的对这个想法产生了疑问。这篇文章中,谈到了这些,所以记下来,原文地址: http://site.6park.com/finance/index.php?app=forum&act=threadview&tid=13744336
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律学院官方网站今晨发布消息称,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去世,享年102岁。科斯教授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鼻祖,产权理论的奠基人。75年前,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发表了—篇确立其职业生涯方向的论文一一《企业的性质》(The Nature of Firm)。1991年,他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科斯1910年12月29日生于英国,1991年因对经济组织产生原理的阐述,及推动法学、经济史和组织理论的发展,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他被认为是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主要著作及论文有《企业的性质》《社会成本问题》《厂商、市场与法律》等。
科斯1932年大学毕业,后赴丹迪经济暨商业专校、利物浦大学、伦敦经济学院任教;1951年起,先后在布法罗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出任经济学教授;1964年起任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经济学教授;1982年后,任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慕瑟经济学荣誉教授及法律与经济学资深研究员。
科斯在中国的经济学人群体中具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包括中国的张维迎、张五常、茅于轼、盛洪、周其仁等都受到科斯的巨大影响,预计他的逝世或将引发在中国国内的悼念潮。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绝大多数经济学人都或多或少受到过科斯的影响和启发,而他更是在中国拥有大量忠实的拥趸,包括中国最杰出的一系列经济学家。
在2002年的一次演讲中,他提出物理学的发展已超越了牛顿的假说,生物学也超脱了达尔文的理论(这并不是说他对这些领域很了解),但经济学却未能超越亚当•斯密提出的有效市场假说。2012点,身为芝加哥大学法学院荣誉退休教授的科斯正尝试创办—份全新的学术期刊,他将这份期刊雄心勃勃地取名为《人与经济》(Manand the Economy)。他这么做的原因是:经济学坏掉了。科斯的期刊仍然还只是一个计划,但他对正统经济学的失望已激励了他的追随者。
金融危机迫使经济学直面自身专业的局限性。2008年10月,前美联储主席梧林斯潘也对国会表示,市场终究可能无法自我调节了。科斯认为,更深层次的问题是:经济学家研究的不是企业与人,而是抽象的概念和数宇。他不认为这是可以通过模型微调就能解决的,必须鼓励这一代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换种方式思考。(汗颜。。。这让我们这帮天天跑Stata,GAUSS,MATLAB的情何以堪...)
科斯在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政治与全球研究学院(School of Politics and Global Studies at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助理数授王宁合作时,产生了创办一份期刊的想法。今年102岁的科斯在20世纪90年代与王宁在芝加哥大学开始合作。两人都没有经济学学位,且彼此能够相互理解。王宁表示,“我们不受主流、正统观念的局限,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一个缺陷。”科斯拒绝就此接受采访。
2008年,科斯与王宁主办了—场以中国为主题的会议。他们注意到,很多中国学者从未与本国政策制定者或企业家进行过对话。他们学到的只是科斯所谓的“黑板经济学”(blackboard economics),即—套套的理论与各种数据之间的数学关系。“我来自中国,”王宁说,“在美国有很多我的同胞,他们学到了博弈论和计量经济学,然后便回国了,但他们对现实经济世界的运作并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在一篇2012年11月20日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HBR)的论文中,科斯指出,20世纪早期,经济学家开始关注统计度量值之间的关系,而非企业在生产中的问题或人们在决策时面对的问题。经济学家开始为研究而研究,而不是为其他学科或商界而研究。“经济学不知不觉间沦为一种特别的自然科学,忽略社会、历史、文化以及政治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这是在自取灭亡。”科斯在《哈佛商业评论》中写道。(他所说的“特别的”是指越来越复杂的价格与需求曲线。)他指出。大多数经济学家都在研究GDP和失业率等统计度量值,而这些指标距离企业的实际运作非常遥远。
科斯与王宁的解决办法就是创办—份呈现案例研究、历史比较以及定性数据的期刊,不仅给出数字,也给出观点。王宁表示,在顶级经济学期刊中,“人们认为,只要有一个庞大的数据集就是够了。你可以进行各种形式的建模与回归分析,这看上去就足够科学了。”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Boston)经济学院主任朱莉•纳尔逊(Julie Nelson)表示,经济学家想要的是永恒不变的法则,正如物理学家研究时所遵循的那些法则一样。但亚当•斯密在1776年提出的人受自身利益驱动的理论与万有引力法是不同的。“如果你问经济学家,他们是否想被人视为社会学家,”纳尔逊说,“他们会用一种惊恐的眼神看着你。”
201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教授克里斯托弗•西姆斯(Christopher Sims)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我们总是在进行抽象分析,并希望得到的抽象分析结果能够捕获到足够的真相。”他表示。科斯与王宁所感兴趣的工作“目前还没有得到广泛认同,很难将其作为一门科学”,西姆斯说。在科斯与王宁认为新思想需求太小的领域,西姆斯认为新思想的供给也太少。西姆斯和研究经济学教育的纳尔逊都认为,研究生院选择未来经济学家的录取过程往往更看重抽象建模的能力。这是一种古老观点的—个新版本。
在19世纪后期,对于经济学研究应渡从理论法则入手还是从实际可观察的历史入手,德语系的经济学家们可谓众说纷纭。—百年以后,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罗伯特•福格尔(Robert Fogel)因为在历史数据研究上使用了定量方法而获得了1993年诺贝尔奖。他表示,随着现实世界中新问题的出现,经济学家需要重新审视他们的假说。他举例称,尽管失业率依旧很高,奥巴马仍然再次当选,这让他吃惊不已。“这让我明白,人们看重的不仅仅是失业率问题。”
科斯与王宁仍然在与大学出版社进行沟通,希望他们能够给予《人与经济》支持。芝加哥大学出版社考虑了这一问题,但发现市场已存在采取同一思路的其他出扳物,比如《现实世界经济学评论》,这是由年轻的法国经济学家们在2000年创办的在线期刊,期刊最初被命名为《后自闭经济学时代新闻通讯》。2012年夏天,该评论上发表的论文包括:《基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宏观经济学反思》、《新古典经济学:追踪20世纪70年代后的经济破坏》。即便科斯还未推出他的期刊,他也已经对启发—代经济学家作出了贡献。《现实世界经济学评论》的主页上引用了这样一句话:“现有的经济学是一个飘在空中的理论体系,它与现实世界中发生的事联系甚微。”这句话正是出自罗纳德•科斯。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